目前,在一些大型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过程中,普遍对防水粘结材料的选择较为重视,妄图通过提高粘结层材料的粘结能力,阻止铺装层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方向的滑移。粘结层材料从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到目前热喷改性沥青、甚至是环氧沥青等等,越来越高级,铺装层的抗剪切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不明显。
但对于桥面板的处置方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桥面板的预处理方式对整个铺装结构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桥梁结构与桥面铺装之间发生剪切滑移时,按照经典的粘结理论,发生滑动的界面有三:一是桥梁结构与粘结层材料之间;二是粘结层材料内部;三是粘结层材料与铺装层之间,准确的说是粘结层材料与裹附在集料表面的沥青膜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提高粘结层材料的粘结性能,能够提高第一种和第二种破坏位置的抗剪切能力,但对第三个破坏界面的抗剪切能力改善不大,第三个界面的破坏主要取决于裹附在集料表面的沥青膜的抗剪切能力。夏秋季温度很高,用于将铺装层粘结于桥面板的沥青类粘结剂的粘附能力随温度升高大幅下降,使得铺装层与桥面板之间的抗剪能力严重不足,在重轴载车刹车制动力的作用下,铺装层在光滑桥面板上变得非常容易产生滑动。
水泥混凝土桥面板处理,目前主要有人工凿毛(或机械清扫)、精铣刨、喷砂三种方案。人工凿毛属于局部清除,不能对全桥面板进行有效处理,桥面板上的浮浆、软弱部位容易成为一个软弱的夹层,影响到界面粘接和抗剪性能。